Archipicture 06 蘇菲亞的世界


記得以前在一篇 Blog 內提過大學一年級的建築史考試中, 問到蘇菲亞大教堂的穹頂有何結構上的突破, 我的答案是圓形的, 所以是很難建, 此種答案當然是無恥之極, 現在想來也覺顏汗,因此今次要說說伊斯坦堡的蘇菲亞大教堂。

 

 

蘇菲亞大教堂建於 535 年, 蘇菲亞(Hagia Sophia)的意思是上帝的智慧。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風格; 拜占庭建築的最大特色就是穹頂, 承襲自古羅馬。一般的做法是穹頂下用柱支撐,因此在平面佈局都是圓形, 例如羅馬的萬神廟。


 

但在拜占庭時代, 歐洲人已改信基督教,教堂的平面一定要是十字架形, 圓形平面跟香港的鑽石廳一般不受歡迎。建築師因此就發明了帆穹 (Pendentive), 就是一個像船的帆一般的小三角, 於是圓形就可以放在四方上。蘇菲亞就是使用帆穹的代表作。


由於她的穹頂很大, 蘇菲亞也有很大的結構問題,, 但經歷過多次的地震和之後的維修,穹頂已成橢圓形, 到了現代還要裝上鋼環來穩定結構。


 


蘇菲亞一開始是基督教教堂, 十五世紀改為清真寺, 1935 年後又變成了博物館。近年有人呼籲把蘇菲亞改回東正教堂,但又有土耳其政客發起將她變回清真寺。其實為了避免宗教爭拗, 還是保留為世俗化的博物館為妙。

說到爭拗不能不提Lego 設計的星球大戰模型, 其中謝柏的宮殿(Jabba the Hutt’s Palace)被土耳其社區指太像蘇菲亞大教堂, 是將亞洲人影射為像謝柏一般的惡棍, 因此是種族歧視。Lego已決定於 2014年停止製造此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