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聽林憶蓮的故事 一零年代

聽林憶蓮的故事目錄:  一.80sI   二.80sII     三.90sI    四.90sII    五.90sIII    六.00sI    七.00sII    八.10s

 /

/

2012年本來是世界末日,據說上帝答應過,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起來跳求神舞,末世就可以延遲,四年後才派「當撈侵」來毀滅世界。終於韓國人拯救了世界,發明了Gangnam Style,全球起碼有四分一人一起跳騎馬舞,因此阻止了末日的降臨。否則的話沒有人可以解釋一個肥仔跳舞的為何會有二十六億人看過。

.

.

.

.

9c6148e0-c393-0133-82ab-06e18a8a4ae5

.

.

.

 

.

.

.

至於香港,這一年雖然未算是末日,但也算是踏入了一個新時代,有了個新特首。據說當初中英雙方都執錯了字粒,十五錯寫成五十,fifteen 聽錯為 fifty,立法原意其實是十五年不變,這一年不但達標了,而且方方面面都做得相當到位,值得熱烈慶祝。

.

.

shanghai skyline wallpaper

.

.

.

這一年我在上海短住,此時中國自信得像八十年代的日本,正在準備接管世界。大概上海也快將成為世界首都,一切基建準備就緒,高鐵、磁浮、新機場、摩天大廈、世博,計劃中的廸士尼等,全國最好的都聚集於此,所有硬件都是盡善盡美,除了一件事,就是上網,速度奇慢,我懷疑是不是有一個全副武裝的解放軍,坐在一個幾十萬人的電腦房中,把我要下載的每一篇網頁先看完一次,沒有問題才讓我 download,因此我的上網速度跟解放軍的閲讀速度成正比,繁體字網站比簡體字download 得更慢。我覺得我有責任提高這位解放軍的音樂口味,因此經常在網上聽林憶蓮。直到最後我離開上海,這位解放軍同志大大話話已經聽了近百隻「三弟」(Sandy)的歌,至於其音樂品味有沒有提高,那要看個人悟性及造化了。

 .

..


..

 

.


..

screen-shot-2015-08-18-at-5-55-44-pm

.

.

 

這時我在上海得知林憶蓮出了新碟,於是在離開上海後在香港渡假時購買。

 

把一個離港很久的人放在香港的街道,腦袋會自動把改變了的地方找出來,好像小時候「兒童樂園」找出十處不同的遊戲。這次回來這遊戲好像玩不成了,因為改變太大,基本上已是兩張完全不同的圖片了。唱片已經絕了跡,跟許多被淘汰的頭如曬相、租帶(兩者加在一起叫快圖美)、遊戲機、call台等一般銷聲匿跡了,我所知道的仍然存在的唱片舖只有一間,就是HMV。

.

.

.

 

我在銅鑼灣的HMV 買了林憶蓮的新碟「蓋亞」,要等到回到紐約才有機會聽,我在公司打開「蓋亞」的mp3,耳筒播到「兩心花」,頓時毛管直豎,打了個冷震,旁邊的同事們都側目。簡單編曲配合升級版的氣聲唱腔,好像一隻女鬼在耳邊輕聲溫柔地索命,比鬼迷的我差不多要主動獻上陽壽,好不容易才能自制按停repeat one,聽聽其他歌。聽到國語版的「也許」又再次落入萬刧不復repeat one 的輪迴之中。

 

.

.

 

.

.

 

兩年之後年林憶蓮再次推出了廣東大碟「Re:Workz」 ,這次是翻唱自己以前的作品,好像把舊有的記憶再鍍了一層新的感覺。「喜樂」是唯一的新歌,原曲是紐約Brooklyn 的一位歌手Sonia Montez的作品,編曲非常豐富,而且還很有獨特的風格,鋼琴伴著輕快的鼓聲再配合背後的大提琴,感覺非常輕盈、清新,加上很有意思的歌詞,正面而不說教,為這翻唱大碟帶來很大驚喜。

 

.

.

 

 .

.

.

.

.

.

.

.

.

.

.

 

但是那一年我聽得最多的林憶蓮不是 「Re:Workz」的歌,卻是她在演唱會唱的「海闊天空」。我在公司 repeat one 「海濶天空」,旁邊的比利時同事把電腦營光幕反過給我看,CNN正在播著一羣人被瘋狂地暴打,同事問我:「香港究竟在攪乜鬼?」

 

 

他指指被打的人:「這些都是香港人正在爭取民主?」

我點點頭。

 .

.

「那打人的一定是中國派來的警察?」

 .

.

我搖頭:「不,兩邊都是香港人。」

 .

.

他大惑不解,我一時間也不懂得怎樣解釋。

.

.

.

.

這一年的確是大時代,整個香港翻天覆地,幾十年來引以自豪不談政治所節省的成本,要連本帶利陸續清還了。「海闊天空」這一首一九九三年的歌,這一年成為了這城市一半人的主題曲,歌名正式改為「今天我」。至於其餘的人,雖然廿幾年前也曾經一起支持過學生運動,但今次卻選擇了唱「深藍」。

.

 

.

.

.

.

.HONG KONG - SEPTEMBER 28: Pro-democracy protesters hold umbrellas in front of police cordon line outside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Complex at Admiratly district on September 28, 2015 in Hong Kong. September 28th marks the one year anniversary of last year's 79-day protest which failed to persuade China to allow a fully democratic vote for the city's next leader in 2017. (Photo by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

 

.

.

/

/

/

我把林憶蓮版的「今天我」和「Re:Workz」的十多首歌放在itune「林憶蓮」的playlist 中,已經有三百多首歌了,聽這playlist 好像臨死前一刻可以看見一生的 flashback,一幕幕的回憶會湧上心頭。譬如聽「天大地大」,會想起A-level 放榜日,家人為了安慰我而送了張「天地野花」演唱會的飛給我;聽 「Better man」會想起當時三歲的女兒,不懂國語又想跟著唱,等了半首歌才等到唱一句「be a better man」;聽「䁔䁔紅塵」是一個人在多倫多,聽「玫瑰香」是獨居在紐約,聽「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是隻身在上海,每一隻唱片代表了每一個階段,每一隻歌成為了那階段的配樂,人生就跟林憶蓮的歌糾結在一起,無法分開。因此我這林憶蓮的playlist大概應該叫「唔死就大半世」。

.

 

.

.

 

 33-Sandy-10sii5-smaller2

.

Model

.

 

.

 

.

 

後記

.

.

從我十二歲起開始喜歡林憶蓮,到現在女兒也有十二歲,詭異的是林憶蓮樣子幾十年都差不多。完成了這差不多二萬字的故事,我必須承認林憶蓮三個字筆畫實在太多,iPhone 的 touchscreen 也差不多寫花了。我的太太也由原來對林憶蓮有點好感,到現在變成是恨之入骨,也很難怪她,因為我寫到那個時代,就不斷repeat one 那段日子的林憶蓮,任何神經稍為正常的人也會承受不了,走向偏激。對於我,寫完此文使我更喜歡林憶蓮的音樂,更加懷緬八九十年代的日子,如果林憶蓮可以出一隻唱片翻唱那時代的經典舊歌,例如「分分鐘需要你」、「天各一方」、「殘夢」等,那就真是最完美的配搭,算是一了我畢生心願,因此我願意發誓以一生不中彩票的橫財運為代價,來換取這願望成真。

 

.

 

.

謝謝

.

.

.

(全文完)

.

 

.

 

 

 

 

 

 

 

 

 

聽林憶蓮的故事目錄:  一.80sI   二.80sII     三.90sI    四.90sII    五.90sIII    六.00sI    七.00sII    八.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