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陣時: 容易受傷的孩子II 跌打

.

上回 容易受傷的孩子I 鐵打

 .

.

.

 

小時候,永遠將按摩讀成「愛摸」, 爆谷是「炮谷」,孟子說成「萬子」,諸葛亮是「猪角亮」,孫悟空是「輸鹽空」,跌打就會讀成「鐵打」, 甚至因此和「打鐵」混淆。

.

在的士上, 母親向我解釋: 「這個跌打醫生醫術非常高明, 但人是相當賤格的, 最愛詛咒別人去死,我每次去看他也是吵架收場。」

.

 

車子這時駛在皇后大道西,天下著大雨, 倍感悲涼, 到了荷李活道後下了車,我忍著腰痛站在街角等候, 母親逐間大廈找也找不到那跌打醫館, 正在徬徨之際,路過一位街坊。

.

「請問你知不知道附近有一位把口好賤的跌打醫生?」

.

「哦,是陳師傅…..」原是他的口賤是遠近馳名。「他已經死了幾年。」人生真如白駒過隙啊。

.

我與母親交換一個眼神, 陳師傅的詛咒應驗了在自己身上,不禁有點唏噓。

.

「那我們怎辦? 這衰仔跌傷了腰。」

.

「要看跌打可以去找張醫師, 他就在對面。」

.

張醫師就在對面唐樓三樓, 我們到了醫館, 在檀木長椅上等了五分鐘,張醫師就出來了。張醫師上身穿的是唐裝底衫, 下身是功夫褲和功夫鞋,一身造型就算在街上碰上也會懷疑他是跌打醫生。

.

他看了看我的腰, 兩指大力一按, 我痛得大叫起來。

.

「看, 這裡這麼痛, 肯定有問題。」我與母親對望一眼, 心想這命題我們在出門之前已經建立了, 否則不會來求醫, 不用你用點穴來証實。

.

 

「轉身吧, 把手放在牆上」我像被搜身的疑犯, 雙手扶牆, 背向張醫師和母親。

.

 

「看, 這蝴蝶骹全傷了。這骨都全凸了出來。」他說的蝴蝶骹是盆骨, 跟香艷的蝴蝶骨無關。

.

 

「不用擔心,沒問題的,細路仔, 你不要動, 忍住小小痛。」只聽到張醫師一聲長嘯, 我正要轉身來看過究竟。只感到一隻熱燙的掌擊在我的腰眼,我還沒來得及反應,第二掌又來了,跟着是第三掌、第四掌、第五掌…掌力一掌大於一掌。痛楚像煙花一般,一掌還未痛完,另一掌的痛楚已經綻放出來。抬頭看見牆上四十五度的鏡子,看見自己雙眼凸出, 忍受著腰傷加上掌擊的痛,後面的張醫師露出凶猛的出掌表情,為鏡子上刻著的「仁心仁術」作出最佳的註腳。

 

 

 

16B small.

.

 

.

張醫師打到第十五掌「見龍在野」就收掌了,正慶幸他没有學齊十八掌,他又在我的腰眼大力推按了幾下,然後抬頭自豪地說:「看,骨再没有凸出來了!」

.

這時我們才知道他是硬生生把凸出來骨打回去,在人道角度來,這種開山劈石式的療程,理應需要麻醉才能合法進行。張醫師轉身,拿起一堆像糞便一樣的藥敷在我的腰上,藥是有點冷,也帶着惡臭,但經歷剛才的蹂躪之後,這一切都是小事。母親似乎十分滿意,等到敷完藥後, 跟著張醫師到內室去付錢。剩下我一個人, 目光吊滯地坐在檀木椅上,這一刻的我和十五分鐘之前的我已經是兩個人,童真已經不再,天地也變了, 我不能怨天,也沒有尤人,只能恨自己苦命。

.

回到家裡,經過剛才基本上是給人打一身,總應該休息一下,母親卻拿出張醫師的跌打藥。「吞下去吧!」然後自己趕著去煮飯。

.

 

藥是含淡淡的苦味,帶濃濃的臭味,大約有兩厘米直徑, 黑黑的像泥膠,所以俗稱老泥丸。我多次嘗試强行把它吞下去,結果身體還是把它反雛出來。

.

 

母親正在廚房,聽見我連番嘔吐的聲音,怒氣沖沖走出來,大概認為這兒子在一天之内帶來的麻煩實在太多了。她盛怒之下,運勁於指,把全盒中的一粒瑞士糖搓成一塊,我望着揑有手指印的糖,不禁大驚,平時用牙咬也嫌硬的瑞士糖,現在可以用手指揑成一片薄片, 總算知道當年武當山上用大力金剛指揑傷俞岱岩的真兇。母親拿起那片瑞士糖,把老泥丸緊緊包住,加上如此一層糖衣,我才可以吞下。

 

.

如此口服外敷了一星期,腰是好轉了,我對張醫師也不禁肅然起敬, 但右膝仍然很痛,我於是向母親反映。

.

母親說:「這個當然,他還沒有醫你的腳。」

.

 

我恍然大悟,對呀,他碰也未碰過我的腳,當然不會自然好,難道他是神醫不成。又想到要去再次接受那痛苦的震動治療,不禁打了個顫抖, 但療程雖然痛苦, 卻極有效, 只能甘心接受。這痛苦的治療最終在一個星期後發生,我坐在檀木椅,張醫師舉起我的右腳,這次我跟他面對面,四目交投。我親眼望著他的目露兇光, 跟我恐懼的眼光配合得絲絲入扣,這回他使出分筋錯骨手, 用力把我的右腳順時針一扭,我望着他扭曲的面容,聽到清脆的咯一聲,痛苦的淚水是一下子飆出來, 跟傷心的眼淚慢慢地流出來是不一樣的。

.

 

以後的敷藥、老泥丸、瑞士糖重覆再做一次, 最終要再過了三四個星期, 我才完全康復, 事情總算告一段落,少不了留下不能磨滅的陰影。現在每逢翻風落雨, 我右膝也有些酸軟,使我懷念當日張醫師兇狠的眼神和高超的醫術。.

.

 

 

自從這次經歷之後, 我得到了教訓, 我立志以後盡量避免身體無謂的移動, 絕對不做任何形式的運動, 上落樓梯也變成是兩步一級, 以大大減少受傷的機會。

.

.

 

.

上回 容易受傷的孩子I 鐵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