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有什麼了不起 Keypad May-issue: Architalk

按此連結到Keypad原文 P.83 | English Version

.

.

 

_issue cover

..

..

.

.

記得前幾年獲普利兹克獎的王澍嗎?王澍自此聲名大噪, 成為了大概是國際上最著名的中國建築師,三年之後人們還在談論王澍, 但究竟王澍的建築有什麼了不起呢?

 

1330360159-page10a-xiangshan-campus

..

..

什麼是普利兹克獎?反正全世界也把它當作是諾貝爾建築獎,是國際上建築獎的最高殊榮。對上一個拿普利兹克獎的華人是貝聿銘, 貝聿銘雖然在廣州出生, 但其實是個美國人, 而王澍在新彊出生, 畢業予南京的東南大學, 全部作品都在中國, 是名乎其實的中國得獎人。

..

..

王澍的建築風格簡潔樸實, 祟尚自然, 而且喜歡使用傳統的工匠建築方法。但到底王澍有什麼能耐, 能令他拿到這「諾貝爾建築獎」呢? 那就要從中國近二十多年的發展說起了。

..

..

建築新語言

中國的瘋狂高速發展, 新頴建築林立, 鳥巢、水立方、銀河 SOHO, 提提你這些都是外國建築師的設計, 就算是中國建築師的設計, 絕大部份也是西方建築。因此中國建築師都面對一個問題,現代化的建築是不是等如完全西化呢?中國能不能對現代建築有點貢獻呢?譬如現代人是不會再穿古裝, 但西裝是不是時裝唯一選擇呢?可不可以有中式的時裝呢?

 

32_wang-shu-hangzhou-china-academy-of-art-13

..

..

許多中國建築師也在嘗試提供這種中國風格的現代建築, 王澍是其中一位,他認為中國不應變成山寨版的西方, 要保留傳統特色, 因此他的作品例如寧波歷史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等都滲入了很多傳統中式的的手法和材料, 例如江南民居和園林的元素, 設計同時既有本土特色又不失現代感。

..

..

普利茲克獎評委對他的評語:「 [他]能喚起往昔,卻又不直接使用歷史的元素」。意思是他不是純粹複製中國古代建築, 而是揉合傳統與現代而發明出一種新的建築語言。

..

..

奇怪建筑

中國建築的發展, 近年有一個很大的特色, 就是從大褲衩的央視到水煮蛋的國家大劇院, 各地充滿着稀奇古怪的地標建築。獨立來看這些地標其實問題不大,有許多還是相當出色。但一個地方最多只能有幾個地標,太多就會變成了像建築博覽會, 又或者是拉斯維加斯般浮誇, 譬如一間屋最多只能有三四件 Ikea 的傢私, 再多了就倒不如住進 Ikea 的陳列室。

.

.

300000819962133200003156300

 

..

..

奇怪建筑的背後原因是中國對標誌性建築的過份追求,每幢建築都要成為地標, 對此王澍認為很多建築師把建築看得太嚴肅, 因此他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為業餘建築工作室, 業餘建築就是不重要的建築, 意思是建築不再是最重要, 不再成為被崇拜的對象。

..

..

王澍的業餘建築是強調與當地的環境融合, 而且還帶有濃烈鄉土氣息, 因而被視為是新鄉土主義建築的代表。 相比起那些標奇立異, 力求在環境中鶴立雞羣的地標建築, 王澍的建築就如普利茲克獎評委所說: 「看起來好像既不費時也不費力」。

.

.

32_wangshu-ningbo-museum-22

 

..

..

反城市化

此外, 瘋狂的高速建屋, 同時也在高速拆樓, 改革開放以來, 據說已拆毁了九十萬條古村落,王澍認為這是政府和建築師共同創造的災難。他相信要解決城市化問題,先要改善農村的生活質素, 他富有鄉土氣息的建築也是對農村現代化的一種示範。

在建造寧波歷史博物館時, 王澍就回收了百萬塊幾十年來拆村時剩下的磚瓦來做外牆, 特意營造出一種古舊的傳統味道, 這是對拆毀了的農村的一種追憶。

..

..

普利兹克獎說得很委婉, 「未來幾十年中國城市化建設的成功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將非常重要。中國在城市規劃…一方面要與中國悠久而獨特的傳統保持和諧,另一方面也要與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相一致」 這其實是在認同王澍對中國過度城市化的批判觀點。

..

..

王澍的本土化建築語言、反地標和反城市化正正針對了現今中國建築發展的幾個主要問題,也是他拿到普利兹克獎的最大理由, 但在得獎三年後的今天, 這些發展問題還存在著, 因此還有人在談王澍。

.

.

wang-shu-ningbo-history-museum-01

..

..

Afterthought

中國對硬件有一種迷戀, 認為發展是繁榮和文明的證明, 其實中國老早就應該脫離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情意結¸ 建築也再不應是自尊的代表, 中國人需要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而是多一些像王澍這類批判反省的聲音。

..

..

香港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對基建也有一種迷思, 似乎認為硬件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殊不知許多時候硬件其實是次要, 政治才是真正問題¸例如高鐵的一地兩檢、三跑的空權問題等, 在在這些問題還未解决之前,建設都只是徒勞, 但歷史再一次重演, 這大概是作為一個標榜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城市所要付的代價。

.

.

13824304691921-zhuanzai-daoxu-wangsh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