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陣時: 過新年 行年宵

.

上回 過新年 糖果盒

.

.

.

小時候因為家住在維多利亞公園旁邊,因此每年行年宵是必然的事, 基本上由年廿六開始,得閒無事就會落街到花市走一圈。

.

p1515651a192143904

 

記得有一年的年卅晚,維園年宵的人群突然起哄, 有人大叫: 「督爺來了。」我當是不要什麼是督 yeah (第二聲) , 姊姊對我說:「尤德來了。」我站在老遠, 看到一個特別高, 特別白的頭, 這算是我唯一一次見過港督。

 .

.

 

行花市是重要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關於花市第一件要明白的就是有乾檔和濕檔之分,乾檔是玩具精品,是你去花市的原因,濕檔是賣賀年鮮花, 是你去乾檔的阻礙。因為你要耐心的等待、忍耐大人在濕檔辦完新年的正事, 買完鮮花, 才可以到乾檔。

 .

.

 

行濕檔首先要完成第一任務 – 買桃花, 母親會帶著我們逐檔逐檔去選, 每年她都會說同樣的一句話: 「睇下! 今年啲桃花真係特別靚! 」

.

bkn-20140129225243589-0129_00822_001_03b

dokoko

 .

 母親選桃花有幾個準則, 一是大小 、二是顏色、三是開花程度- 不要太早盛開, 要有些花「冧」,  選中了就會開始討價還價。但這只是初步的議價,初步議好後就差派姊姊回家去叫父親來,當年沒有手提電話, 不能直接 Call 他。我在整個過程只有一個任務,就是「企埋一邊, 唔好阻住人」。十五分鐘後, 父親來了後從新開始揀選桃花、 討價還價的過程, 還好父親不怎樣會議價, 過程可以加快一點, 但萬一議價談判破裂, 整個過程就要從頭再來, 因此買桃花往往要花好幾小時, 我在旁只有焦急地等, 眼白白看著桃花在侵蝕我逛乾檔的時間。

 .

.

 

桃花終於買到了. 父親先搬回家, 現在可以行乾檔了, 此時母親說:「咦! 啲劍 “懶” 好靚喎。」、「不如買啲銀杏都好唱」

、「啲黃菊開得咁靚。」還有許多從未聽過的植物,我當然是佛都有火, 心想家已經不是大, 為何還要安置這麼多植物。

.

.

 

桃花搬到家裡, 會插在一個大花瓶中, 桃花和花瓶的結構就大有學問, 由於家太小, 花瓶要放在客廳的一個組合櫃中, 組合櫃內當然沒有足夠的 “headroom” 放置高大的桃花, 於是就由組合櫃伸出一塊木板, 花瓶就放在末端, 建築學上叫懸臂, 英文是 Cantilever, 我們叫撬板, 木板的另一端要用相當重量來平衡,通常是用那一冊二十本的硬皮百科全書。母親還會用紅紙包住木板, 以加添賀年氣氛。為了加固桃花, 還會用紅絲帶綁住桃花主幹, 以減輕木板負重。以後在大學讀結構, 學到吊橋, 腦海中不免浮現出家中桃花。

 

.

.

.

 

.

 

.

.

.

 

 

巨大的桃花放在當年十三吋的電視前, 只能看到部份螢光幕, 因此每年無線播無雙譜、神女有心、崑崙奴又或者是新春廣告雜誌, 我們只能在桃花叢間收看。

.

.

終於到乾檔了,對我們來說每年都有新奇有趣的新玩具,簡直是天堂, 對父母來說,主要工作是如何應付我們樣樣都要買的無窮慾望。

.

.

我記得有一年我看中了一個白色的大馬騮公仔, 公仔曾出現在那一年的玉泉汽水廣告, 上過電視, 當然一定要買。母親的反應是: 新年流流買馬騮, 唔吉利, 我不服: 「馬騮唔吉利, 那麼猴年呢?

母親回答: 「猴年再買吧!」印象中那一年是雞年, 下一個猴年是十一年後

 .

1401300715022147--ss1

.

.

.

dokoko

dokoko

.

父親沒有拒絕得那麼狠心, 有一年, 我要買一輛搖控跑車,差不多到了成交時, 父親正在拿錢, 突然間福至心靈,問: 「這搖控車用什麼電? 」

.

.

「用 9 volt 四方電」

.

.

父親馬上收起錢包:「四方電太難買,我們不要了。」

然後對我說: 「我們去找一輛筆芯電推動的搖控車。」

長大後我才知道其實所有搖控車都是用四方電的。

.

 

此外父母還有一些慣常推搪的答案。

.

 

「這個在別處也買得到, 不用在花市買。」

.

 

「這個買回去沒有用。」

.

.

.

 

「買嘢食? 屋企有糕食。」

.

.

「屎唔臭你都話要買, 唔買。」的確有一年曾經出現一種彷真小道具, 我確實想過要買。

.

.

現在當然明白他們的苦心, 因為其實全部都是無謂的東西。記得有一年我們成功爭取買了一個吹氣不倒翁, (當年不倒翁是花市最主要的產品),  我們把不倒翁夜放在廳中心, 打了兩天, 氣漏了, 以後碰也沒有碰過了。

 

如果真的依我們樣樣都買,恐怕真的是滿屋都是無謂嘢,我就選擇了把無謂嘢都記在心中, 有空時還可以回味一下。

.

.

上回 過新年 糖果盒

.

.

 

 

 .

.

 

HuaSh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