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連結到Keypad原文 P.82 | English Version
.
.
上次說到香港主義建築是這三十多年政府與地產商共同發明出來的奇特建築,其主要特色是「炒盡」和「發水」。「炒盡」的意思是地產商不所不用其極用盡可建面積。「發水」的定義是:建築物的某些部分,在建築條例下豁免不算作可建面積,但卻仍計入可售面積。因此是政府贈送給地產商的禮物。這些禮物包括有窗台、環保露台和工作平台。上次說了大窗台, 今次由環保露台說起。
.
.
.
.
.
.
環保露台
環保露台不是特別環保的露台, 是政府為了提倡環保, 鼓勵多建露台, 立例豁免計入建築面積。露台能擋去陽光, 因此可減少使用冷氣, 的確是有利節能。每一個單位只可以有一個環保露台, 為了賺取這二至五平方米, 地產商又有炒盡的妙計, 就是推出蚊形單位。單位面積小一些, 單位數目自然可以多一些, 豁免的環保露台就更多。
.
.
.
.
工作平台
露台很容易會變成雜物房或晾衫架, 有礙觀瞻,政府在零二年再推出另一項豁免-工作平台, 其實只是小一點的露台, 專為晾衫而設。名字叫工作平台, 大概是專為唯一在家中工作的外傭而設。
.
.
開始時, 地產商把工作平台和環保露台合併成大露台, 政府卻認為違反立法原意,兩類露台需要分開,於是每個單位除了凸出窗台, 還加上兩粒小小的露台, 延續粟米樓的風格。工作平台一般做成1.5 平方米, 小得只能容下一個人。有些設計的比例與跟棺材無異, 被譽為是現代版的懸棺, 如百多個棺材高高的掛在建築外牆上, 蔚為奇觀。
.
.
.
.
.
.
.
.
.
.
香港奇則
除了發水的元素外, 香港主義面建築的平面佈局也是經過精心設計。
,
,
平面要由八十年代說起, 當時一般採用井字形則,通常是一梯八伙,樓梯置於中央, 走廊很短。實用率因此大大增加。雖然實用, 但井字形則也有問題,十字形的平面, 手臂和手臂成直角, 兩個單位的客廳互相對望, 缺乏私隱。聰明的設計師為了解決這問題, 把客廳的牆斜放, 兩個單位的客廳不再成九十度, 而是同一方向的斜望。這樣, 私隱問題解決了, 可是客廳就有了一道打斜的牆, 從此鑽石廳不再是酒店擺酒的宴會廳, 而是你家中的大廳, 但除非是在設計鑽石形的棒球塲,否則的話四十五度的平面實在太不實用, 最終也逐漸被淘汰了。
.
.
.
.
.
.
最後, 地產商不再堅持井字形的平面, 願意犧牲了一點實用率, 稍稍加長走廊,一梯八伙分成前後兩排, 這設計通常出現在豪宅, 好處是單位都只向前後望, 兩側跟鄰座相距就可以很近, 不需要像井形平面般四方八面也要跟鄰座保持距離, 大廈就好像巨人般肩並肩一字排開。解決了對望問題, 也不會出現鑽石廳, 但香港也因此進入屏風樓時代。
.
.
政府最終2010年出招管制發水樓, 發水樓時代將會結束, 但這不代表香港主義也隨著完結, 地產商會繼續鑽空子, 扭盡六壬謀取最大利益, 奇特的香港主義建築就將會繼續發展下去。
.
.
.
.
Afterthought
香港主義建築備受批評, 譬如設計只照顧地產商的利益, 忽略用家的需要;外型公式化, 建築千篇一律;屏封樓是不顧社區自私設計。但批評之餘,要明白香港主義卻充份表現出這城市的個性, 代表香港人的靈活、多變、識走位的醒目仔文化。情形有點像七八十年代的港產片, 血腥暴力無所不用其極, 結果令荷李活也另眼相看。香港主義建築就好像當年的港產片一樣充份反映了有錢賺盡, 有橋用盡的香港精神。
.
.
設計北京中央電視臺的建築師 Rem Koolhass, 曾預言大城市都會變成越來越來沒有特色、面目模糊的一般城市 (Generic City) 。香港的玻璃摩天大廈、購物商場、名店、加上Norman Foster的機場和觀景摩天輪, 一切就像制服一般, 要使香港成為一個徹頭徹尾毫無性格的一般城市。但有了香港主義的住宅建築, 其極端的功利主義, 創造出近乎荒誕的建築風格, 使香港在世界上變得獨一無二。
.
.
香港主義不單是一種建築風格, 也是一種香港精神。
.
.
按此連結到Keypad原文 P.82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