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ism I: Keypad Nov-issue
Translated by Lilian Tong (Keypad) Click here to Keypad to see the original (P.78) | 中文版 . Wherever you go, each city is recognised to have its distinct…
Translated by Lilian Tong (Keypad) Click here to Keypad to see the original (P.78) | 中文版 . Wherever you go, each city is recognised to have its distinct…
按此連結到Keypad原文 P.78 | English Version . 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建築特色,紐約的標誌是外牆上鐵鑄的走火梯,三藩市就有不同型狀的窗台,邁亞米是Art deco,倫敦是高科技,至於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特色又是什麼呢? . . . 或許你住在香港很久了,已經習以為常,不察覺香港的住宅其實是極具特色,不但設計獨特,而且風格相當統一,加上數量之多,充斥著香港的每一個角落,是名乎其實代表這城市的香港主義。 . . 香港主義是由政府與地產商在這幾十年聯手創造出來的住宅風格,政府負責出題目,訂立建築條例,地產商就提供答案。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 地產商提出的答案是「炒盡」和「發水」。「炒盡」的意思是用盡可建面積,這情况其實在每個地方也會發生,但由於地價特別高昂,香港的情況尤其嚴重,一分一寸的可建面積也不能放過。「發水」的定義是:建築物的某些部分,譬如窗台、環保露台等,在建築條例下可以豁免不算作可建面積,但卻仍計入可售面積。因此發水是政府送給地產商的恩物,地產商賣給用家的奇貨。 . . 炒盡和發水的結果是,建築形態完全為建築條例所主導,創意的空間變得十分狹窄,風格因此非常統一, 這解釋了香港的住宅建築為何如此千篇一律。香港主義的特色是密度極高、立面異常豐富,有時甚至過份複雜;基本設計元素包括光井、窗台、環保露台和大平台。要分析這種獨一無二的奇特建築語言,就要看設計背後的推動力-香港的住宅建築條例。 . . . 九七前,香港的建築條例規定住宅的廚房、厠所都需要有窗來通風,加上七、八十年代,許多廚房、厠所使用無煙道式熱水爐,如果不開窗,隨時會中一氧化碳毒而致命,因此當時規定有窗戶是必要的。廚房、廁所要有窗,建築物因此就需要很多外牆來放置這些窗,設計師在建築物中做一些窄巷—光井,平面變成是井字形,建築外觀也因此有一條條垂直的坑道。光井配合複雜的立面,外型變得非常未來主義,像一塊塊電路板,外國傳媒索性形容為星空奇遇外星人的基地—Borg cube。 …
Translated by Roy Wong (Keypad) Click here to Keypad to see the original (P.72) | 中文版 Imagine an elevated railroad, towering over busy streets, intertwining through buildings and extending out through…
按此連結到Keypad 原文 | English Version 試想在市中心有一條荒廢了的高架鐵路,人人視為眼中釘,拆之為後快, 偏偏有兩位 “不識趣”的保育人士, 堅持要把這條殘破不堪的鐵路保留。如果換了第二個城市, 這兩位些保育人仕只會被視為是攪事、阻礙發展, 鐵路老早就拆毀了, 但事件發生在紐約,鐵路最終不單沒有被拆卸,反而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大受歡迎, 帶動社區更新的空中花園。 .. .. .. 故事開始在紐約曼克頓上世紀的二十年代, 為了方便運輸貨物到城西貨倉區, 紐約市興建了一條僅長 1.6 公里的高架鐵路 (High Line), 高架鐵路穿越許多貨倉之內,直接卸貨。這條鐵路一直使用到一九八零年才被淘汰, 剩下的是一條荒廢的天橋, 天橋底是不見天日, 路軌更已是雜草叢生,。過了二十年後,市政府終於決定把High Line 拆掉, 這時保育人仕Robert…
Translated by Roy Wong (Keypad) Click here to Keypad to see the original (P.82) | 中文版 . . . One day, if the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按此連結到Keypad 原文 | English Version . 如果有隕石撞到奧地利, 摧毀了Hallstatt這條聯合國文化遺產的小村莊, 不用怕, 中國惠州已經一磚一瓦的將整條村莊備份(Backup)過來, 連雕塑也能被原封不動地複製, 奧地利村民要從報導上才知道, … 如果有外星人要毀滅地球, 只能剩下一個城市來保留,應該要選江蘇華西村, 因為她結集了世界各大名建築, 從大笨鐘到故宮, 天壇, 凱旋門,艾菲爾鐵塔, 雪梨歌劇院, 白金漢宮… 最近埃及向聯合國提出投訴, 要求拆卸河北石家莊的翻版獅身人面像。中國的翻版文化早已世界聞名,單是美國國會山莊在中國就至少有十座, 但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按此連結到Keypad 原文 P82 | English Version . . 經常聽人提到灣仔街市是香港少有的包浩斯建築 (Bauhaus), 因此非常值得保留。 灣仔街市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確是有很大的保育價值,但原來她並不是許多人口中的包浩斯建築,那麼她是什麼風格呢?包浩斯建築又是什麼呢? 灣仔街市建於1937年,設計其實是當時非常流行的Art Moderne(摩登藝術),要說Art moderne,那麼就要先從上世紀二十世紀初Art Deco(裝飾藝術)運動說起。 . 裝飾藝術 Art Deco . . . 看過Leonardo Dicaprio的電影Great Gatsby《大亨小傳》,大概都會對Art Deco 很熟悉了,因為片中無論建築、室内設計、傢具和各種裝飾都是Art Deco的典範。Art…
Translated By Lilian Tong (Keypad) Click here to Keypad to see the original (P.82) | 中文版 . . . . You often hear people refer Hong Kong’s Wan Chai Market…
按此連結到Keypad原文 P.90 | English Version . . . . . 現今世上最有名的建築師是哪一位? 貝聿銘, Foster, 還是 Frank Gehry? . 那麼世界上最有名的女建築師又是誰? 答案大概不需要作他人想, 必定是伊拉克裔的英國建築師 Zaha Hadid莫屬了。 . . . 如果模仿是最真誠的讚美, 那麼以下發生在北京的故事, 也可算是証明了Hadid 的設計在各地也深受歡迎。銀河SOHO是大型商塲和寫字樓, 設計是由很多水平的曲線組成的幾座小山,…
Translated by Lilian Tong (Keypad) Click here to Keypad to see the original (P.90) | 中文版 When it comes to architecture, which architect exactly should be deemed most…
. 按此連結到Keypad 閲讀原文 | English Version . . . . 如果有一個項目, 將一群世界頂級建築師通通放在一起, 結果到底會是擦出火花, 還是互相抵銷呢? . . .事隔十二年多, 紐約世貿中心一號終於在去年蓋頂了;整個世貿重建計畫龐大, 項目衆多, 而且還包羅了多位世界一流的明星建築師, 應該是相當令人期待的。 . 首先出場的明星建築師是Daniel Libeskind , 這位美籍猶太裔建築師的作品包括柏林猶太博物館和城大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他在世貿中心規劃比賽中勝出, 設計概念是騰出原雙子塔的位置, 作為紀念公園, 將所有商業用地都擠在基地的東北面,…
Translated By Hilary Luk Click here to Keypad to see the original (P.86) | 中文版 . . . Imagine a development where all the world’s most renowned architects including Norma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