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林忆莲的故事目录: 一.80sI 二.80sII 三.90sI 四.90sII 五.90sIII 六.00sI 七.00sII 八.10s
.
那时候是八十年代。
.
.
那时候香港的市花仍是洋紫荆,还未被偷偷换成紫荆花,洋紫荆不是紫荆,正如洋葱不同葱,烧羊肉不能简称为烧肉。
.
.
那时候沙士仍是汽水,不是传染病,只会想到唱广告歌的林子祥,不会想起洗手的董太。
.
.
那时候唱Hello 的仍是Lionel Richie, 还未有Adele,洗米华是「城市故事」的梁思浩,不是澳门商人;神童辉真是神童,七岁上欢乐今宵表演心算,没有炒股。事业线仍在掌上, 还未生上心口;山寨还是小型工厂,不是冒牌产品。内地还叫大陆,冰鲜鸡还叫雪鸡;海底隧道还没有分东、西或红隧,人也未分蓝尸黄尸;报纸却分左右派;电话号码也分香港九龙。地铁只去九龙,城巴只到海洋公园,的士全都是五个人,小巴只有十四座。满街不是金舖药房,最多是7-11和时间廊。
.
.
那时候亚视还未死亡,叫丽的。无线仍是个decent 的电视台。
.
.
当年无线最受欢迎的节目是欢乐今宵,其中一集是林忆莲上来宣传新碟,印象中她把唱碟中十首歌都全部唱了,整个节目变了她一个人在台上咪咀足一个小时。 当时是电视台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我不太认识林忆莲,也乖乖地坐在电视机前从头看到尾。我觉得每一首林忆莲的歌都非常动听,于是决定第二天要到唱片舖一趟。
.
.
我在波斯富街一条冷巷中的一档唱片档买了「忆莲」这饼带。 现在想来是非常冲动,根本对林忆莲不熟悉,凭一晚的EYT就决定买带,那时录音带的售价是三十元,对一个中一学生来说,算是相当昂贵。
.
.
.
既然投资了三十大元,我当然是日听夜听,那时候林忆莲的歌技还未算是成熟,我却已经十分喜欢她的声线,清脆中带点柔软。唱片的形象也相当讨好,公仔面一般的长头发配合星球大战 Obi Wan Kenobi 的啡色长袍。 我当时只觉得每首歌都好「好听」。最喜欢的不是「激情」,而是「邂逅」和「东方西方」,感觉和大碟的形象非常吻合,还有「情爱火花」,觉得旋律有点像张学友的「遥远的她」,但好像比「遥远的她」更有味道。

http://comebacktolove.blogspot.com
.
.
.
由于日以继夜反复的听,我日有所思,一天晚上发了一个梦,放心,不是春梦,其实也没有特别事情发生,只是林忆莲突然在学校图书馆出现,话也没有说一句,书也没有借一本,但已足够令我像鬼上身般obsessed with 林忆莲。
.
.
.
..
.
.
第二天放学后,中了降的我立刻跑到最近学校的唱片舖,是在西环的创业商场中。除了「忆莲」外, 林忆莲之前还有两只大碟,我不惜工本再花二十八元买了「放纵」。
.
.
「我空虚我寂寞我冻」早已是全香港都熟悉的。还有「长街的一角」,之前已听过陈慧娴同曲 的「Love me once again」,不知道是否偏见,总觉得「长街的一角」意境好像好一点。
.
.
.
.

http://www.sandyandme.com/
.
.
这个世界有些音乐,你不但不觉悦耳,反而听到火滚,不信你可以买一只Kenny G 来听听。第一次听林忆莲的「心碎巷」和「爱神 holiday」 , 我就有如此感觉,现在听来也不是这么差,但当时的反应是:「搅乜,为何这世上有如此难听的歌。」
.
.
.
.
要知道当年听录音带,要 skip 一首歌是多麻烦,要停机然后按 fast forward, 心里要估计大约是一首歌的时间,及时按stop。还有另一种方法是scanning,就是play 和 fast forward 两个制一起按,录音机会发出高音的滋滋声,到了下一首歌之前会自动停,类似录影机的搜画功能,但据说这样做会磨花录音机的磁头,磨薄录音带的磁带,在当年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当然是不敢多用。开始时我还坚持skip 这两首歌,但后来慢慢也接受了,我那时已经对林忆莲非常着迷,再难听的歌也不再是缺点而变成是特色。
.
.
.
听了「放纵」后我还未够喉,三天后再次出现在创业商场内,散尽了家财把「爱情 I don’t know」 也买下来。大碟的名字其实直接叫「林忆莲」,比「放纵」更早,林忆莲更加鸡仔声,有点像一个中学生在唱儿歌,但我当年也是个初中生,幼稚的唱腔反而因此更加受落,唱功的瑕疵更觉亲切,因此我喜欢「爱情 I don’t know」比「放纵」多一些。最喜欢是「少女的心」和「美的片刻」,每次听「第一次的约会」脑中自然浮现一个穿新法校服的女学生,「摇摆口红」的歌名则令我联想起叮当的法宝。
.
.
.
.
.
.

http://www.sandyandme.com/
.
.
.
相隔只是六个月,林忆莲又推出新碟,我当时的财政状况勉强还可以应付,当然第一时间去买,印象中我是在糖街的铜锣湾中心二楼 hifi 舖买的,舖头很大占了全层,叫新时代影音,一入门口是家庭影院的试影室,长期播著电影「异形2」的最后一幕。
.
.
.
.
.
这一次林忆莲的风头更大,几乎去到那里都听到「灰色,霞虾吓」 ,「灰色」是林振强塡词,当年有同学跟我说,「灰色」是非常儿童不宜,因为其中有一句「谁人近日与你干着快乐事」。脱离了看「430穿梭机」已一年多的我不以为然,当时反而觉得另一首林振强塡词的「住家男人」的歌词有点不伦不类。
.
.

http://www.sandyandme.com/
.
.
「灰色」大碟的形象其实一点不灰色,反而是相当清新,尤其是「“早晨…”」和「只可活一次」。那时候我的最爱是「鹰与星」,还有「无情实验」,是刘以达陈少琪的作品,有强烈的达明一派风格。
.
.
「只可活一次」是日剧「跳驹」的主题曲,当时「妇女新姿」在中午有一个「花王」洗头水特约的日剧时段,因为有很多妇女看,所以每一首「花王」日剧的主题曲也是十分流行,从最早的「阿信的故事」、「海誓山盟」到后来的「祝福」,也是街知巷闻。我的父亲在家中工作,有时会开着电视作背景。有一次他看到了一集日剧,时代背景是三四十年代,女主角恳求男主角不要离开她上战场去,男主角大义凛然:「这战争是无可避免的,我们要为正义而战,为世界和平作出牺⋯」父亲愤然关了电视,以后改为亚视「下午茶」的「方太与你」作背景。
.
.
.
.
.
.
.
听林忆莲的故事目录: 一.80sI 二.80sII 三.90sI 四.90sII 五.90sIII 六.00sI 七.00sII 八.10s
小弟同老兄的品味异常相近!
难得都是到创业买卡式带!
当年家里没有唱片播放机,只可买卡式带!
当年忆莲在年终金曲大赛中输给叶倩文,小弟失落了好几天!
卡式带 = Cantopop Golden age
印象中七八十年代的士应该都系五座位?
应该是你对,让我再查一下,谢谢
原来你系林忆莲歌迷真系失敬…我小五小六都劲爱听广东流行曲, 但多数是钟意男歌手, 强国荣谭咏麟陈百强张国友吕方…那时有些八卦杂志爱取笑吕方和林忆莲是乐坛男女朦猪眼
Thanks for such comprehensive history on Sandy Lam. Did someone show your blog to her?
Very good memory, indeed. We are still very fond of that golden age.
It is very funny and interesting:)
Brilliant! Runs in the family, huh?
交稿可致富,任买录音带
充满回忆的英女皇璀璨香江变邪恶极权 广场舞的 支那帝国。。。
I love this drawing. Wish I could read Chinese
回味旧时沙士汽水、城市故事、海底隧道、没有满地金铺药房、无线仍是个人材济济的电视台的年代
I am a fan of Sandy Lam as well. I have the same feeling and experiences of what you wrote. Your posts bring back a lot of good memories.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more posts on Sandy Lam.
Thank you so much Karen more is coming !
灰色,霞吓⋯⋯
我等整个系列出晒先至share
今夜无眠